首页>新闻动态>学会新闻
中国国际法学会2013年工作综述

更新时间: 2013/12/30 来源: 点击数: 481

2013年,中国国际法学会在李适时会长、饶戈平、李鸣常务副会长以及学会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下,依靠全体会员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依托外交部、外交学院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学会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顺利完成中国国际法学会换届

2013年是中国国际法学会换届年。中国国际法学会依照学会章程的规定,在2013年中国国际法学会学术年会召开前夕顺利完成了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会领导机构。李适时同志连任学会会长。

新一届中国国际法学会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如下:

 

名誉会长:  曹建明、任建新、王厚立、史久镛

    长:  李适时

副 会 长:  黄惠康  郑启荣  李鸣  李成钢  黄进  余劲松  李兆杰 

            曾令良 张海文

    问:  万鄂湘  饶戈平  周忠海  刘振民  薛捍勤  刘大群  高之国

秘 书 长:  张爱宁

 

2013525中国国际法学会学术年会开幕式上, 刚刚卸任的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饶戈平教授代表学会向全体会员宣布了新一届学会领导机构、常务理事会、理事会组成名单。李适时会长代表新一届学会领导机构高度评价了上一届学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的工作,并对饶戈平常务副会长、卢松秘书长在其任期内为学会工作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表示感谢!对他们为推动中国国际法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敬意!

 

    二、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法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中国国际法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于2013525-26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本届年会由中国国际法学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会议主题为当代国际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李适时,外交部条法司司长、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黄惠康,商务部条法司副司长杨国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副总法律顾问、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王耀国等来自国家机关、企业的法务部门和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学者近300人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由学会刚刚卸任的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饶戈平同志主持。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国骥同志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全体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湖南师范大学的历史发展情况和取得的突出成就。李适时会长致开幕词,他代表中国国际法学会衷心感谢湖南师范大学为本届年会所做的精心准备。李适时会长在致辞中,就加快培养国际法高端人才做了集中阐述,提出了一个重大紧迫性课题,事关中国国际法学的前途命运,为今后中国国际法学的繁荣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也明确了中国国际法学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引起全体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在开幕式上,还举行了2012年度中国国际法学会航天科工国际法优秀科研成果奖颁奖仪式。李适时会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副总法律顾问王耀国先生共同向2012年中国国际法学会航天科工国际法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金。

在开幕式之后的大会上,黄惠康司长、杨国华副司长分别以“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条法外交工作”、“中国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为题为大会做专题报告。北京大学李鸣教授、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贾宇研究员、外交学院卢松教授分别以“从国际法看政府的合法性”、“维护中国海洋权益与海洋安全的相关法律问题”、“保护境外投资与解决纠纷的若干法理思考”为题做大会发言。

25日下午至26日上午,与会专家学者分为四组,就以下十二个议题进行了研讨:

1.     国际法与国际体系演变——国际法与中国

2.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实施问题

3.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4.     全球治理中的国际私法

5.     国际刑法的新发展

6.     中国与货币金融国际秩序及国际投资秩序

7.     国际法与海洋强国建设

8.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9.     不使用武力(不干涉内政)与尊重人权

10.  区域经济合作

11.  国际法上的承认问题——晚近国际司法实践

12.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

在上述十二个专题中,“国际法与海洋强国建设”、“不使用武力与尊重人权”这两个专

题的讨论尤为热烈,突出反映了与会者对国际法热点问题的关注。

26日下午,本届年会举行闭幕式。闭幕式由学会新任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李鸣同志主持。各小组代表对本组讨论情况进行了总结。学会刚刚卸任的秘书长、外交学院卢松教授,对其任内秘书处的工作特别是近一年的工作做了汇报。李鸣教授代表中国国际法学会,衷心感谢卢松教授为学会做出的贡献,并向大家介绍了学会新任秘书长、外交学院张爱宁教授。最后,全体与会者以热烈的掌声,对湖南师范大学为本届年会提供服务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由衷的感谢。本届年会圆满结束。

本届年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承办单位高度重视。湖南师范大学在接到年会承办通知后,精心准备、周密安排。法学院具体负责有关事宜,成立了协调组、秘书组、会场布置组、接待组、签到组、资料准备和会议纪要组、后勤服务组、学术讲座和宣传报道组8个小组,各司其责负责年会会务。20133月,湖南师范大学还派员专程赴京向学会常务理事会汇报年会筹备情况。5月中旬,湖南师范大学再次召开年会筹备协调会,校领导、校办、后勤管理处、保卫处、法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总结前期筹备工作,部署后期筹备事宜。(二)注重突出年会的学术性。年会是学会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这届年会一开始就确定了突出学术性的宗旨,各方面工作都围绕这一要求展开,并取得了积极效果(1)选题好。与会者对今年的议题普遍反响好、评价高,认为议题紧扣当前国际法热点、前沿问题。各发言人的选题也大多视角独到、眼界开阔,有一定战略性和前瞻性。(2PPT演示好。本届年会每位小组发言人不仅制作了PPT,且制作和演示水平较高,便于帮助听众了解、理解发言的主要内容和观点。(3)互动好。各小组在互动环节发言踊跃、气氛活跃,令人印象深刻。(4)主持和点评好。本届年会在主持和评议环节有所简化,主持人兼任评议人。各主持人对其专题均有较深造诣,对发言内容概括得体到位,评价画龙点睛,既有理论解读,又能联系实际,还能在分享、评价他人成果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时间和环节的把握也都适度合理,从而提升了年会的学术水平,也确保了年会规范有序。(三)提交论文多。本届年会共收到论文149篇,为历届年会提交论文之最。为了给参会人员留出更多的论文写作时间,本届年会征集论文的截止时间比较晚,致使论文集编排和打印时间较紧。承办方克服困难,会务组人员加班加点,最终把征集到的论文全部汇编成册,按时发到与会人员手中。(四)着力培养国际法新人。本届年会在确定专题发言人甚至主持人的人选上,注意向青年学者倾斜。承办方还通过对外地学生减半收取会务费,对本地学生不收会务费等优惠措施,鼓励国际法的新生力量参会。据统计,有20多位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国际法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届年会。(五)奉行节俭原则。本届年会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勤俭节约的有关规定,不送纪念品,不搞宴请,不安排专门接送,不组织游览。会议开得简朴、隆重、热烈。

 

三、评选中国国际法学会第三届航天科工国际法优秀成果奖

中国国际法学会航天科工国际法优秀科研成果奖(以下简称中国国际法学会航天科工奖) 由中国国际法学会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支持下于2010年设立。旨在奖励中国国际法学领域的优秀科研成果,推动中国国际法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该奖项分为优秀著作奖和优秀论文奖,每年评选一次,由中国国际法学会学术指导委员会负责评选,中国国际法学会颁发,奖励对象侧重中青年尤其是青年学者。原则上每年评选优秀著作2部,每部奖励人民币10000元;优秀论文5篇,每篇奖励人民币5000元。

中国国际法学会2012年度航天科工国际法优秀科研成果奖评奖活动于201212月拉开帷幕,共有3部著作、15篇论文参加评选。学会学术指导委员会对参评论著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确保学术水准、宁缺勿滥的评奖原则进行了评选,最终以三分之二多数票,评出优秀国际法著作1部,优秀国际法论文3篇。

 

2012年度中国国际法学会航天科工国际法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名单

获奖论著

作者

单位

《国际法史论》(专著)

杨泽伟

武汉大学

《国际组织与国际法实施机制的发展》 

饶戈平

北京大学

《国际法中的特别法优先原则》

廖诗评

北京师范大学

《试论国家人权机构的特征》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国际法学会对上述评选结果进行了为期三个星期的网上公示,均无异议。遂于2013525,在中国国际法学会学术年会开幕式上举行了2012航天科工奖获奖证书和奖金颁奖仪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副总法律顾问王耀国先生到场颁奖,并对获奖作者表示祝贺。

感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一直以来为推动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四、举办中国国际法学会第四期国际法师资研修班

中国国际法学会第四届国际法师资研修班于20139411日在重庆举行。本届研修班由中国国际法学会和西南政法大学联合举办,共招收来自全国各地42个高等院校和实务部门的53名学员。

2013年中国国际法学会第四期国际法师资研修班讲授专题

序号

讲授专题

主讲教师

1

民族自决原则

白桂梅

2

国家领土的取得、海洋划界

高建军

3

当前国际法的热点或前沿问题

黄惠康

4

海洋法专题

 

5

人权对主权:当代国际法的发展

 

6

国际刑法专题

 

7

联合国专题

饶戈平

8

集体安全体制专题

潘国平

9

联合国与国际法治

邵沙平

10

钓鱼岛争端的证据考证

王玫黎

11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王新建

12

中国当前海洋边界问题 

易先良

13

评析康德《永久和平论》

 

14

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时代特征

曾令良

 

主办单位对本届研修班高度重视。李适时会长专赴重庆出席研修班开班仪式并讲话。西南政法大学为本届研修班做了大量周到、细致的工作。付子堂校长、岳彩申副校长出席研修班开班仪式,西南政法大学宣传部和国际法学院对研修班的各项活动予以详尽报道,并通过微博等方式对研修班授课内容进行直播,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进一步大了研修班的社会效应。借助承办研修班的契机,西南政法大学邀请外交部黄惠康司长来校与张国林书记和国际法学院领导就中国—东盟法律教育事宜进行座谈;外交部边海司易先良副司长、中央军委法制局王新建大校也先后就海洋、空间法律问题研究、军事法研究等事宜与国际法学院达成了合作意向。

本届研修班师资力量强、教学效果好、课程设置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并重。授课过程中各位专家、学者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学员们研究思路的开拓、研究方法的指引、专业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举办研修班,进一步增强了西南政法大学与中国国际法学会及国际法实务部门之间的联系,扩大了校际间的交流,强化了理论界与实务部门的合作,拓展了国内国际法学科研究的平台。

 

五、出版《中国国际法年刊》(2012

《中国国际法年刊》(2012)于20135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实际字数42万字,是近年来字数较多的一本年刊。全书内容分为五个栏目,包括特载(2篇)、论文(8篇)、述评(9篇)、活动动态(8篇)、资料(19篇)。本期年刊,秉承传统,兼顾学术水平和政治立场,要求所载论文和文章不仅具有应有的学术水平,亦应符合我国外交立场,维护国家利益,阐发中国主张。在组稿过程中,年刊编辑部一直与外交部条法司和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保持着密切联系,该有关部门为年刊提供了大量稿件。编辑部还与国际法院、国际刑事法院、前南国际刑庭工作人员建立联系并约稿,以反映国际司法机构的最新动态。编辑部对论文和述评栏目的所有稿件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力求保证稿件的质量。除发挥编委和编辑部的作用,还建立了年刊论文小型研讨制度,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组织青年学者博士生研读相关文章,并提出修改意见。

 

六、重新进行中国国际法学会会员登记工作

近些年来,学会会员由于个人信息(学历、职称、职务、供职单位、联系方式、研究领域等)的变化,致使学会对会员资料掌握不够充分、准确,影响了学会工作的顺利开展,故根据2013619会长办公会议指示精神,学会秘书处从20137月启动了会员重新登记工作,该项工作现已基本结束。在本次会员重新登记过程中,共有201位学会会员更新了个人信息,另有251人向学会提出了新入会申请。这些新申请入会的人员分为两种情况:一类是以前从未申请办理过入会手续的人员;一类是曾经是学会会员,由于某种原因长时间未参与学会活动,现重新申请入会。学会秘书处对上述251位申请人资格进行了审查,确认其均符合中国国际法学会章程规定的入会条件,故秘书处依照学会章程的规定,提请学会常务理事会核准上述251位入会申请人的会员资格。常务理事会经研究决定,在20131222学会第四次常务理事会上履行了上述核准程序,遂上述251位申请人于即日起正式成为中国国际法学会会员。

截止至20131231,中国国际法学会已有登记在册的正式会员669人。

 

七、外交部有关司局对中国国际法学会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中国国际法学会由外交部主管。目前外交部相关司局共有11人担任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其中常务理事4人,条法司司长是当然的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

2013年,外交部有关司局,特别是条法司,对学会工作给予了重要的业务指导和多方面支持。学会2013年召开四次常务理事会,其中三次黄惠康司长亲自参加,对学会工作提出了诸多指导性、建设性意见,对学会各方面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国际法年刊》的出版一直得益于外交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外交部相关业务司局的许多同志,每年都为年刊提供高质量论文和大量珍贵翔实的国际法一手资料。今年为年刊提供3万余字的论文一篇和近6万字的资料,并对年刊稿件中涉及政策立场的问题应年刊编辑部的请求答疑解惑。条法司还非常重视中国国际法学会的学术活动,除了不定期地与学会联合举办专题报告会、研讨会,每年都派多人参加中国国际法学会年会。20135月,条法司黄惠康司长和边海司易先良副司长带领多位同志专赴湖南长沙中国国际法学会学术年会,为大会做报告、进行专题发言、列席小组讨论……20131227,条法司协助学会邀请了国际法院法官薛捍勤女士为国内国际法学界做了题为“国际司法的新发展、新动向”的讲座,讲座获得一致好评,也为2013年中国国际法学会的工作划上了一个完美句号。

总之,中国国际法学会通过与外交部有关业务司局的合作,真正形成了学术界与实务界之间国际法人才的“旋转门”,实现了国际法学术研究机构与国际法实务部门的良性互动,践行了国际法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宗旨。

 

结语

一年复始,万象更新。展望2014年中国国际法学会的工作,总的精神是要坚持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的精神,在外交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进一步将学会的工作做好。在重点做好年会、年刊、网站工作的前提下,要重视加强学会与各理事单位的联系,要充分发挥全体学会理事和常务理事会的作用,要不断增强学会的凝聚力和权威性,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个强大、开放的中国,必须拥有与其实力相当的发达先进的国际法事业,必须拥有一批兼具中国意识和全球视野的高端国际法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外交斗争和发展战略的实践需求,才能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规则制定方面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而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全体国际法学人的参与,需要学界和实务界的联手共同努力。中国国际法学会是国际法在中国传播的枢纽和学术交流中心;是沟通实务界和理论界的桥梁;是连接中国和世界国际法学界的纽带,必将在促进国际法在中国的研究、实践、传播、发展,促进国内外学界交流,服务于国家外交外事工作和法制建设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责任,也是使命。